中新网北京12月7日电(记者 潘旭临)记者7日从北京华声国际传媒中心获悉,2023“为人类造福·与丝路对话”论坛6日在北京举行。
由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巴基斯坦巴中学会、G-Global国际秘书处协会(哈萨克斯坦)、印尼中国友好协会、欧盟亚洲中心、泰中“一带一路”合作研究中心、马来西亚汉文化中心、中国外文局文化传播中心、北京华声国际传媒中心共同主办的此次活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举行。与会的中外专家学者围绕“传承丝路文化 共促人民福祉”主题进行发言。
2023“为人类造福·与丝路对话”论坛在北京举行。桑浥 摄
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兼总编辑高岸明在致辞中表示,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拉近了中国与共建国家民众心与心的距离,将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持续推向深入。“一带一路”根植历史,因应现实,开创未来,促进文明价值共通、文明成果共享,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凝聚起文明的合力。
马来西亚汉文化中心主席吴恒灿在大会发言中表示,明年是中马建交50周年。中马在文化教育、经贸合作、交通基建、绿色投资等领域开展了全方位交流合作。
美国国际商会主席霍姆斯·斯托纳在大会发言中称,科技把世界联系在一起,让各国人民相知相交,对人类未来发展具有关键意义。人类正在经历最具革命性的时代,随着科技不断进化和发展,技术连接为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和人民交往打开新的视野和新的大门。
于运全发布《中国式现代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南亚画卷》研究报告。桑浥 摄
论坛上,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于运全发布《中国式现代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南亚画卷》研究报告。该报告是当研院与巴中学会开展联合研究的最新成果,也是“读懂中国式现代化”系列报告之一。
该报告发布后,来自高校智库、研究机构、行业协会的12位专家学者分别就加强丝路文化交流,促进全人类共同发展发表各自了观点。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欧盟“让-莫内”讲席教授、欧盟研究中心主任王义桅认为,中国作为工业文明的集大成者,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并通过补短板、调结构、转观念改善全球化体系,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世界共同现代化。
欧盟亚洲中心副主任马蒂儿认为,欧亚同属一个大陆,古丝绸之路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一带一路”倡议连接东西方文明,助力沿线各国人民实现自主发展。(完)
中新社北京12月7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7日在北京会见来华参加澜湄合作第八次外长会的柬埔寨副首相兼外交与国际合作部大臣宋金达。
王毅表示,今年是中柬建交65周年和“中柬友好年”,习近平主席两次会见西哈莫尼国王和洪玛奈首相,并同洪森亲王保持战略沟通,充分体现了中柬关系的特殊性和高水平。两国率先签署新版构建中柬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了示范作用。祝贺柬埔寨独立70周年,很高兴看到在洪玛奈首相带领下,柬埔寨新一届政府施政百日成绩亮眼。中国永远是柬埔寨可信赖和可依靠的朋友,将一如既往支持柬埔寨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支持柬方捍卫国家主权独立和民族尊严,支持柬新一届政府维护稳定、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愿为此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王毅强调,面对国际地区形势复杂演变,中柬要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坚定不移发展中柬友好,坚定不移走团结、合作、共赢之路。双方要充分发挥高层战略引领作用,为中柬命运共同体建设把准方向。要落实好两国高层共识,深化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推动“鱼米走廊”“工业发展走廊”取得更多可视成果,让中柬务实合作更多惠及两国人民。明年是“中柬人文交流年”,双方可以此为契机,扩大人员往来,涵养友好根基。中国愿同柬埔寨等国家联合打击网赌电诈和跨国犯罪,彻底铲除有关犯罪团伙,维护区域国家的社会稳定。
宋金达表示,柬方高度重视柬中关系,感谢中方长期以来的支持,不会忘记中方为柬抗击疫情提供的帮助。在柬埔寨的发展道路上,中国是一路同行的伙伴,柬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国家独立都得益于对华合作。洪森亲王、洪玛奈首相多次会见习近平主席,就加强柬中命运共同体建设,推进各领域合作达成重要共识。柬方正积极落实两国领导人共识,愿以明年“柬中人文交流年”为契机,深化人文交流,吸引更多中国游客到访。柬中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基础设施建设为柬广大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双方应进一步加强合作,以成功实践驳斥一些域外势力对“一带一路”的攻击抹黑。
双方一致同意密切配合,开好澜湄合作第八次外长会,推动澜湄合作取得更大发展。(完)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