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阿联酋迪拜12月7日电 (记者 庞无忌)正在阿联酋迪拜进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COP28)上,欧盟推出的“碳关税”受到来自巴西、非洲、中国、印度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与会代表的批评。
“如果你们想领导世界,就应该停掉‘碳关税’”,中国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一级巡视员孙桢在COP28中国角的一场边会上,对欧盟委员会气候行动总司司长Kurt Vandenberghe如是说。孙桢表示,中国的碳市场机制是国际合作的结果,是向包括欧盟、美国等在内的多个市场学习的结果,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碳市场会向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打开大门。
这是COP28期间,围绕“碳关税”等相关单边贸易政策争议的一个缩影。气候政策和贸易政策的结合成为此番大会关注的焦点之一。来自多个国家的代表在大会期间表达了对欧盟“碳关税”的关切。多位与会人士认为,CBAM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单边贸易保护措施,既无益于其所宣称的脱碳目标,也不利于国际贸易。
今年10月,CBAM过渡阶段生效。过渡期间,向欧盟出口产品者仅需按季度报告相关信息,无需实际支付碳关税。但自2026年1月1日起,进口欧盟的产品将被正式开始征收碳关税,从事电力、水泥、化肥、钢铁、铝和氢六个行业的各国企业将直面欧盟CBAM的合规新要求。未来,欧盟碳关税可能会延伸到更多行业。
不少非洲国家代表认为,非洲经济将直接受到CBAM的冲击。非洲开发银行行长阿金武米·阿德西纳(Akinwumi Adesina)表示,将严重限制非洲的贸易和工业化进程。
今年早些时候,非洲气候基金会(ACF)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Firoz Lalji非洲研究所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欧盟CBAM实施的直接结果是非洲每年可能损失高达250亿美元。一些非洲最不发达国家将是受CBAM影响最严重的。
阿德西纳表示,由于非洲能源短缺,且主要依赖化石燃料,特别是柴油,这意味着非洲将被迫再次向欧洲出口原材料,这将进一步导致非洲的去工业化。
自然资源治理研究所(Natural Resource Governance Institute)非洲高级项目官员Denis Mwinkpeng Gyeyir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欧盟碳关税应该给与非洲国家一定的豁免权,“不能对一个历史上几乎没有排放的地区征收同样数量的碳税”,目前非洲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不到全球排放量的4%。跨境碳税的设计必须考虑公平问题。
巴西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助理教授Pedro Rochedo对中新社记者表示,巴西各界对欧盟的“碳关税”反应很大,因为担心它会影响巴西的出口。巴西是全球主要的大宗商品出口国,人们担心这一政策会削减巴西的出口竞争力和市场份额。“目前,CBAM并不被视为一种‘碳政策’,而是针对其他国家出口商的贸易保护措施”,Pedro Rochedo说。
事实上,在COP28开幕前,巴西代表“基础四国”(包括巴西、南非、印度、中国)向COP28秘书处提交了一项书面提案,希望在可持续发展和努力消除贫困的背景下,关注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单边贸易措施,及其对公平公正转型的潜在不利影响。
这份提案明确表示,各方应集体反对任何以应对气候变化为借口限制贸?和投资、设立新的绿色贸?壁垒的措施,例如单边征收碳边境税。提案指出,“这?符合世界贸?组织和《巴黎协定》的多边规则——公平原则、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和各自能?原则”。(完) 【编辑:刘阳禾】
《林火碳排放研究蓝皮书(2023)》发布,专家呼吁——
应将林火碳排放纳入全球碳核算体系
◎本报记者 陆成宽
林火排放的二氧化碳有多少?极端林火事件对全球气候和环境产生了哪些影响?我国的林火防控效果如何?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可以在12月7日中国科学院发布的《林火碳排放研究蓝皮书(2023)》(以下简称《蓝皮书》)中找到。
《蓝皮书》集中呈现了中国科学院专家关于全球林火碳排放研究的最新结果,分析了2001年至2022年全球林火碳排放的分布特征和时空动态,评估了全球主要极端林火事件气候环境效应。专家呼吁未来将林火碳排放纳入全球碳核算体系,同时加强对极端林火的防范与管理,深化相关科学研究与国际合作,共同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蓝皮书》指出,2001年至2022年,全球年均森林过火面积为4695万公顷,是同期年均人工林增长面积的11倍。在此期间,全球林火共排放339亿吨二氧化碳,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碳排放源。全球林火二氧化碳排放存在明显空间差异,北半球高纬度针叶林区的林火二氧化碳排放量呈现快速增加趋势。
“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极端林火事件频发是造成近年来全球林火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教君在介绍《蓝皮书》时说。
《蓝皮书》对全球典型极端林火事件进行了梳理,以2023年加拿大极端林火事件为例,本次林火直接排放二氧化碳超过15亿吨,高于加拿大过去22年林火产生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总和(13.74亿吨),严重削弱森林生态系统碳汇功能。
此外,2023年5月至8月,加拿大林火累计排放1002万吨PM2.5,造成的环境污染不仅波及本国全境,还通过大气环流作用,对北半球广大地区的空气质量产生显著影响。
“我国一直采取积极的林火防控政策,取得良好效果。”朱教君说,中国森林面积占全球5.4%,但林火碳排放量仅占全球林火碳排放总量的0.65%,显著低于全球平均水平。2001年至2022年间,中国林火碳排放量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年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为0.10亿吨。
随着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加剧,未来林火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可能呈增加趋势。基于上述分析,《蓝皮书》建议,将林火纳入全球碳核算体系,建立全面科学的碳排放监测与计量系统,同时将林火碳排放的风险防控纳入碳汇林市场的碳交易体系;将可燃物处理纳入森林管理,通过计划火烧、机械清除等方式,减少可燃物载量,降低林火发生强度;深化林火碳排放的科学研究和国际合作,加强相关的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构建林火风险识别、预测预警和防控技术体系,研发灾后植被重建和碳汇快速恢复技术。(科技日报) 【编辑:付子豪】